2025-06-01
本月多项研究和报道聚焦于无人舰船、无人潜航器(UUV)及自主航行技术。重点包括无人平台的自主布放回收、海上自主加油、AI驱动的水下监测与目标识别,以及无人系统在军事(如“地狱景观”概念)和民用(如基础设施运维)场景的探索。显示出行业向更高程度自主化、智能化发展的强劲势头。
减摇鳍、减摇陀螺等关键减摇装置的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成为本月亮点。新闻报道了多家中国企业在减摇鳍(如襟翼鱼尾鳍、全航速减摇鳍)和减摇陀螺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市场订单。专利信息也显示,基于马格努斯效应、压电材料、智能控制(DRL)等新型减摇技术的研究活跃,预示着减摇装置国产化和性能提升的加速。
鉴于无人机在现代冲突中日益增长的威胁,低成本、高效的动力效应器和反无人机系统(C-UAS)成为研究焦点。多篇公众号文章讨论了基于无人机的拦截器、C-UAV SAM及混合设计,强调了在成本与效能间取得平衡的重要性。这反映了军事领域对新型、非对称威胁的快速响应和技术适应。
中船集团七〇四所与广船国际签订地中海航运公司(MSC)2 + 2豪华客滚船项目减摇鳍订单。采用高升力襟翼鱼尾鳍技术,单鳍面积16.5平方米,减摇效果可达80%。
江苏涡轮动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种新型移动式船用减摇平台”专利。该平台可使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在水平左右和前后方向保持稳定。
哈船减摇开发设计的我国新一代全航速超大型收放式减摇鳍装置出厂,鳍面积达16平方米。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全航速减摇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具有全航速适应性、智能化控制、高效节能、响应快速精准、结构紧凑等特点。
中船集团七O四所所属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获香港12条批量船减摇陀螺订单。该公司研发的中、大型减摇陀螺在实船应用中效果显著,技术能力达国际领先水平。
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一种减摇机构及救援双体船”专利。减摇机构利用机械和液压系统结合,控制船只横摇幅度,提升乘客舒适度和货物安全性。与救援双体船整合设计,在救援任务中实用性高。
上海舟加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一种减摇陀螺”专利。该陀螺采用高精度传感器与算法结合,能实时调整,降低船舶摇摆幅度,提高燃油效率,适配各种船舶,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经济效益。其创新将激励更多企业研发智能航海设备。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叶助航帆,包括桅杆、风帆和风帆转动机构,所述风帆通过桅杆与船体连接,风帆包括帆框和多个帆片,帆片上设有转轴撑杆,帆片通过转轴撑杆嵌套于帆框上,所述风帆转动机构包括多个链轮和第二电动机;多个链轮竖直方向设置于帆框一侧,链轮与对应的转轴撑杆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通过链条带动链轮使转轴撑杆转动,从而调节帆片角度;当逆风航行时可将风力转化为升力,实现船舶减阻的效果,可大大提高风能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