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摇方向行业动态调研报告

2025-06-01

总记录数:49 来源机构:约25+ 时间范围:2025年4月-5月

本月热点

自主与无人化技术在船舶领域的深化应用

技术趋势

本月多项研究和报道聚焦于无人舰船、无人潜航器(UUV)及自主航行技术。重点包括无人平台的自主布放回收、海上自主加油、AI驱动的水下监测与目标识别,以及无人系统在军事(如“地狱景观”概念)和民用(如基础设施运维)场景的探索。显示出行业向更高程度自主化、智能化发展的强劲势头。

无人舰船 自主航行 人工智能 UUV

船舶减摇技术专利化与产业化提速

产业动态

减摇鳍、减摇陀螺等关键减摇装置的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成为本月亮点。新闻报道了多家中国企业在减摇鳍(如襟翼鱼尾鳍、全航速减摇鳍)和减摇陀螺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市场订单。专利信息也显示,基于马格努斯效应、压电材料、智能控制(DRL)等新型减摇技术的研究活跃,预示着减摇装置国产化和性能提升的加速。

减摇鳍 减摇陀螺 专利 国产化

低成本反无人机(C-UAS)技术应对新威胁

新兴对抗技术

鉴于无人机在现代冲突中日益增长的威胁,低成本、高效的动力效应器和反无人机系统(C-UAS)成为研究焦点。多篇公众号文章讨论了基于无人机的拦截器、C-UAV SAM及混合设计,强调了在成本与效能间取得平衡的重要性。这反映了军事领域对新型、非对称威胁的快速响应和技术适应。

反无人机 低成本效应器 无人机拦截 C-UAS

公众号消息汇总

本月关键词
无人系统 人工智能 自主技术 跨域协同 C-UAS
本月公众号内容高度关注无人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无人舰船(USV)、无人潜航器(UUV)的自主导航、任务规划、协同控制、水下监测及自主加油等关键技术。人工智能(AI)在这些系统中的作用被反复强调,包括AI驱动的目标识别、决策支持和情报分析。此外,跨域集群(空中、水面、水下)作战概念及其面临的挑战也是重要议题。同时,针对日益增长的无人机威胁,低成本、高效的反无人机(C-UAS)技术和动力效应器也成为讨论热点。
2025-05-30 无人争锋 技术前沿

日本海军展示新型无人水面航行器

三菱重工与日本采办、技术与后勤局合作,展示了一款新型AI无人水面艇(USV),旨在为多用途作战支援提供服务,融合高度自主性、模块化有效载荷和持续连接,提升海军作战效能。

2025-05-28 海洋防务前沿 装备动态

全球首艘“全无人战舰”下水,可搭载ADL导弹发射器

DARPA“无人值守舰船”(NOMARS)项目原型船USX-1 Defiant下水,该船长约55米,重约240吨,旨在验证长期自主航行能力,并能搭载模块化任务系统如ADL导弹发射器。

2025-05-27 海洋防务前沿 技术发展

英国皇家海军新型自主实验船“帕特里克·布莱克特号”推动自主作战技术发展

该实验船在自主无人系统(USV)、无人潜航器(UUV)和无人空中系统(UAS)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测试新型导航雷达和量子导航系统,加速自主技术的开发与部署。

2025-05-26 无人争锋 技术分析

西方低成本动力效应器在应对无人机威胁中的作用

探讨了低成本动力效应器(C-UAV)在应对无人机威胁中的作用,分析了其有效性、运营成本及设计理念,如基于无人机的拦截器和C-UAV SAM等技术。

2025-05-22 无人争锋 技术前沿

德国赫尔辛公司推出人工智能驱动的水下无人潜航器监视网络

该网络核心为AI工具Lura,借助大规模声学模型高精度检测和分类水下威胁。SG-1 Fathom无人潜航器具备集群能力,可一次部署数百架并巡逻长达三个月。

2025-05-21 军民融合观察 战略分析

梅阳:美国为何恐惧中国的“军民融合战略”

分析美国对中国“军民融合战略”恐惧的深层原因,指出其源于外部“斯普特尼克焦虑”和内部对国家主义的恐惧,导致对中国正常经贸科技活动的泛安全化解读。

2025-05-20 海洋防务前沿 技术解读

四级海况下的新型无人艇自主布放回收系统

MARTAC与Sealartec联合推出完全自主的无人艇布放回收系统,可在最高四级海况下实现MANTAS T8和T12无人艇从Devil Ray T38无人艇上的自主布放回收。

2025-05-13 海洋防务前沿 学术综述

海上无人系统跨域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综述海上无人系统跨域集群(空中、水面、水下)的概念、发展现状、挑战与关键技术(任务规划、组网传输、协同控制),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2025-05-09 军民融合观察 战略解读

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发展战略及其影响

分析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EDT)战略的目标、重心、路径及局限,讨论其对国际安全、军事领域和全球供应链的综合影响。重点技术包括AI、数据、自主、量子等。

2025-04-29 无人争锋 装备观察

五角大楼将无人潜航器视为海军发展的关键内容

美国国防创新部门发布“作战自主海上平台”(CAMP)新型水下舰艇招标,旨在最大限度提高对抗环境中的作战效能,强调无人潜航器在海军未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28 国防科技要闻 技术动态

大模型发展动态跟踪2025年第十六期

汇总大模型在军事后勤、办公自动化、视频生成、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应用,以及GPT-image-1、Eagle 2.5、DAM-3B、Kimi-Audio等新模型的发布和技术特性。

新闻报道汇总

本月关键词
减摇鳍 减摇陀螺 专利授权 七〇四所 自主研制
本月新闻报道聚焦于船舶减摇技术的最新进展和专利成果。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及其下属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在减摇鳍(特别是“襟翼鱼尾鳍”)和减摇陀螺的自主研制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相关产品获得奖项并应用于多型船舶,显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多家科技公司如江苏涡轮动力、南通赛君海洋科技、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昆山杰诺轩、舟加科技及上海外高桥造船等,也相继获得减摇平台、减摇飞轮、减摇机构、高效减摇陀螺和减摇舱等相关专利,表明行业创新活跃,技术路线多样化发展。

七〇四所再获2 + 2豪华客滚船减摇鳍订单 - 国际船舶网移动版

国际船舶网 2025-05-21

中船集团七〇四所与广船国际签订地中海航运公司(MSC)2 + 2豪华客滚船项目减摇鳍订单。采用高升力襟翼鱼尾鳍技术,单鳍面积16.5平方米,减摇效果可达80%。

上海外高桥造船申请减摇舱及包含其的船舶专利,使船舶横摇周期和频率处于合理区间

Sohu 2025-04-28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申请“减摇舱及包含其的船舶”专利。减摇舱可使船舶的横摇周期、横摇频率处于合理区间。

江苏涡轮动力智能科技取得新型移动式船用减摇平台专利,使得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提供更稳定工作环境

163.com 2025-04-23

江苏涡轮动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种新型移动式船用减摇平台”专利。该平台可使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在水平左右和前后方向保持稳定。

超大型收放式全航速减摇鳍出厂: 减摇技术新突破,哈船减摇立新功

哈船 2024-07-01

哈船减摇开发设计的我国新一代全航速超大型收放式减摇鳍装置出厂,鳍面积达16平方米。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全航速减摇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具有全航速适应性、智能化控制、高效节能、响应快速精准、结构紧凑等特点。

南通赛君海洋科技获新专利,脉冲启动船用减摇飞轮装置将革新航运业!

Sohu 2025-03-17

南通赛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脉冲启动的船用减摇飞轮装置”专利,可减少船舶横摇幅度和频率,提高航行稳定性。

昆山杰诺轩新专利:高效减摇陀螺引领船舶减摇技术新潮流

Sohu 2025-02-19

昆山杰诺轩机械有限公司获得“一种高效的减摇陀螺”专利。该陀螺设计独特,减摇效果优异,使用寿命长,有望在国内外市场广泛应用。

衡拓船舶获香港12条批量船减摇陀螺订单 - 国际船舶网移动版

国际船舶网 2025-02-18

中船集团七O四所所属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获香港12条批量船减摇陀螺订单。该公司研发的中、大型减摇陀螺在实船应用中效果显著,技术能力达国际领先水平。

突破性技术:上海新纪元机器人获减摇专利引发行业关注

Sohu 2025-01-14

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减摇机构、船用减摇座椅及船用减摇床”专利获授权。该技术可抑制船舶摇晃,提高安全性与舒适性。

金海运推出创新减摇机构与救援双体船专利,实现航运安全新突破

Sohu 2024-11-05

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一种减摇机构及救援双体船”专利。减摇机构利用机械和液压系统结合,控制船只横摇幅度,提升乘客舒适度和货物安全性。与救援双体船整合设计,在救援任务中实用性高。

舟加科技新专利:颠覆传统的减摇陀螺如何提升航海安全?

Sohu 2024-11-23

上海舟加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一种减摇陀螺”专利。该陀螺采用高精度传感器与算法结合,能实时调整,降低船舶摇摆幅度,提高燃油效率,适配各种船舶,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经济效益。其创新将激励更多企业研发智能航海设备。

期刊专利汇总

本月关键词
减摇鳍 马格努斯效应 智能控制 减摇水舱 全航速
本月期刊与专利信息主要围绕船舶减摇装置的创新设计、控制方法及性能优化展开。减摇鳍技术是研究的重点,涵盖了拍动式、全航速、电驱动、可变后掠角等多种类型,并探索了与发电功能的结合。基于马格努斯效应的减摇装置也受到关注,提出了多种新颖设计,部分还具备辅助破冰功能。减摇水舱作为经典的减摇技术,其结构优化和与鳍联合控制的策略仍在持续研究。智能控制方法,特别是深度强化学习(DRL),被应用于减摇鳍的零速控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此外,减摇陀螺、压电发电装置等其他减摇或能量回收技术也有新的专利提出。
专利

一种百叶助航帆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叶助航帆,包括桅杆、风帆和风帆转动机构,所述风帆通过桅杆与船体连接,风帆包括帆框和多个帆片,帆片上设有转轴撑杆,帆片通过转轴撑杆嵌套于帆框上,所述风帆转动机构包括多个链轮和第二电动机;多个链轮竖直方向设置于帆框一侧,链轮与对应的转轴撑杆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通过链条带动链轮使转轴撑杆转动,从而调节帆片角度;当逆风航行时可将风力转化为升力,实现船舶减阻的效果,可大大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专利

一种利用船舶横摇的舷侧外板压电发电装置

广东海洋大学 贾小平、李博洋、孙成琪

提出一种将压电材料嵌入船体舷侧外板,利用船舶横摇时的水压挤压发电,实现船舶节能减排的装置。

论文

船舶减横摇运动智能控制的研究论文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拍动翼减摇稳定器零速控制系统。实验结果显示横摇幅度减小70%以上,特定频率下效率超90%。

专利

一种船舶减摇装置

广东海洋大学 贾小平、许媛媛、安连彤、孙成琪

提出一种利用水压驱动甲板上减摇重物移动,形成反向力矩以减缓船舶横摇的自动化装置,不增加额外流阻。

论文

船用Magnus减摇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船用Magnus减摇装置的原理和水动力性能,通过CFD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旋转圆柱及摆动旋转圆柱的水动力特性,并预报减摇效果。

专利

一种基于马格努斯原理的船舶减摇辅助破冰装置

专利 陈悦、崇健斌、谢仪等

提供一种结合马格努斯效应减摇和辅助破冰功能的装置,适用于船舶静止、低速及中高航速下的减摇,并能在冰区作业时辅助破冰。

论文

船舶水舱 - 鳍减摇和抗倾系统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以两对减摇鳍、双被动式减摇水舱和抗静倾平衡水舱组成的综合平衡系统,旨在使大型船舶在各种工况下有效减摇并补偿静倾。

专利

一种减摇水舱及船舶

广州航海学院 唐伟炜,陈爱国,陈晓昕等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占用空间小且能在所有航速下减摇的减摇水舱,设有可滑动阻尼板和锁定组件。

专利

一种减摇鳍及船舶

专利

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兼具减摇、节能、紧急制动功能的减摇鳍,鳍面设发电组件,通过驱动件调整鳍面角度,智能化程度高。

论文

全航速减摇鳍建模与仿真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全航速减摇鳍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升力模型及控制策略,并通过FLUENT对零低航速减摇鳍进行数值仿真分析。

记录可视化

话题热度(基于减摇装置类型)

减摇鳍
45%
22条相关记录
减摇水舱/抗倾舱
18%
9条相关记录
减摇陀螺/飞轮
12%
6条相关记录
马格努斯效应减摇
10%
5条相关记录
风帆/旋筒风帆(含减摇功能)
6%
3条相关记录
其他减摇装置/综合系统
9%
4条相关记录

热门词云

减摇鳍 船舶 智能控制 专利 无人 马格努斯 自主 减摇水舱 AI 全航速 DRL 减摇陀螺 装置 系统 研究 七〇四所 横摇 技术 飞轮 节能 控制 研制 拍动 破冰 订单 高效
核心装置类型
关键技术与方法
应用与特性